Ballade No.4 in f Minor Op.52(f小调第四叙事曲)
《f小调第四叙事曲》Ballade No.4 in f Minor Op.52 是肖邦此体裁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创作于1842年。关于这首叙事曲的标题性构思,没有任何材料。从性质上说,它与肖邦其他几首叙事曲很不一样。这不是戏剧性的史诗,而是一个抒情的故事,整个作品中,作曲家完全没有采用情绪的对比,只有一些抒情色彩相近、而音调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相互交替,仅在末尾才出现肖邦大型作品中特有的悲壮、激昂和慷慨的形象。它是肖邦晚期心情的自我抒发,没有较为具体的标题性。
在音调及和声风格上,这首叙事曲比其余三首更富于色彩性,也更典雅秀丽,使得它与肖邦晚期的作品,如《船歌》和《幻想波洛涅兹》相近。在这里,具有忧郁和幻想气质的抒情,叙事性的主部主题通过变奏发展加强了基本感情的色彩。在第三次陈述时,活跃而紧张的运动带来了惊惶不安的色彩。副部则用了和声变奏手法,使明朗、柔和的抒情主题获得了色彩的变化。
在结构上,它采用了奏鸣曲式与变奏相结合的方法。这首叙事曲有两个主要主题,第一主题在此曲中占有极重要地位,肖邦非常酷爱它,他在此曲中对它进行了四次变奏,此曲总的骨架是奏鸣曲式原则,但用变奏手法对主题进行发展,而且运用此方法造成主题的色彩性变化,又因为主题的多次变奏之间加进了其他的成分,因此它又具有回旋曲式原则。除此之外,此曲第二主题在曲中先后出现了两次,两次的调性及性格截然不同。第一次调性为降B大调,性格为安谧宁静的;这里悠扬的音调和温柔的和弦配置,使它具有圣咏般的意境,第二次调性为降D大调,性格是明朗、欢快的,但低声部的上行音阶给它带来某些惊恐,这是一次主题的升华。如此看来,此曲是多种结构原则混合的结果。此曲具有奏鸣曲式呈示、展开、再现的总体结构,但它又没有遵照古典奏鸣曲式的调性规范。副部在呈示部中出现在降B大调上,在再现部中则出现在降D大调上,再现部中的副部调性同此曲主要调性没有统一。从奏鸣曲式主、副部调性对比与统一和主题展开两大特点来看,此曲主题展开的特点占优势。在展开部中,主部富于诗意的幻想性因素得到了自由的发展。这里即兴性的展开和华丽的演奏技巧相结合,而且引子以完整的形式在犃大调上再现作为展开部的结束。引子后面加上了轻巧、柔和而透明的华彩,好像一阵微风吹散了引子的回声。再现部中副部进行了戏剧性的处理,低音部奔腾的音阶改变了原先的柔弱性格而变得生气勃勃。由于音域的扩大和力度的增强,音乐充满了坚毅的力量和悲愤的热情,旋律被淹没在响亮的和弦与琶音的浪涛声中。这之后是狂风暴雨般的尾声,这是肖邦大型作品中所特有的悲壮激昂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