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收藏本站| 网站帮助| 谱友留言| 上传曲谱| 首页
袁朝音乐作品原创曲谱专栏
http://www.qupu123.com/space/109503
作品详情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 《创编前言》( 五.三项原则 之二:选用的抗日民歌,其歌词内容,必须符合历史真实,必须符合抗日战争主要的历史时期,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作词:袁朝撰文   来源:谱友袁朝上传   上传:袁朝   日期:2021-10-08   浏览次数:  
发送到我的邮箱 打包下载 全屏查看 手机看谱 加入收藏 发表评论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

Ⅳ 本文较长,分批上传发布(五之二)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


创 编 前 言(第七稿)


袁朝撰文

(五之二)

  (二)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所选用的抗日民歌,其歌词内容,必须符合历史真实,必须符合抗日战争主要的历史时期,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著名的历史事件,重要的抗战事迹,在《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的时序上、时段上,必须准确。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的整体构思,“卢沟桥事变”必须放在整部作品开始的第一部,这是1937年7月。叙事的时间范围,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还追溯到1931年“九 • 一八”事变六年以来,东北三省和热河省(也称东四省)沦丧的历史。

   特别提到的是,民歌《东征》(陕西卷 395 清涧县),其民歌原注:“此歌系1936年红军东征过黄河时所唱。”

   1936年2月10日,中华苏维埃政府和工农红军军委联合发表《东征宣言》,组成红军抗日先锋军。20日,开始渡黄河东征。5月1日,红军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回师陕北。(《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 第595页、596页。)

   民歌《东征》的事实发生在1936年2月至5月,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史实重要,不可阙如,音乐很好,不用可惜。但放在哪里?思考十数年,直至2019年中,因病住院期间有充足时间思考,最终决定放在序号2第1曲《抬头望晴天》中,在民歌合唱《“九一八”小唱》所表现的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省之后,在民歌合唱《抬头望青天》第5段歌词所表现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是恰当的。

   1937年8月,陕甘宁边区军民誓师,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兵山西”,必须紧接其后。1937年9月25日115师进行的“平型关战斗”,129师于1937年10月19日进行的“阳明堡机场战斗”,正是这一阶段消灭日军的主要战例,也必须放在这里。

  太原被日寇侵占的第二天,1937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向八路军发出分兵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准备反围攻的指示。11月24日,日军首次围攻晋察冀边区,晋察冀边区军民粉碎敌八路围攻,取得胜利。但这次战役没有民歌。我们将表现晋东南地区军民,1938年4月4日至27日的“反敌九路围攻”的民歌《粉碎敌九路围攻》(山西卷  1177  武乡县),放在第三乐章的第8曲《太行山上展开游击战》中,集中表现这一时段的军事斗争。

  在1937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向八路军发出分兵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准备反围攻指示之前,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一部已奉命创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11月7日,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1938年1月15日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八路军挺进敌后,大规模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展开。1937年11月,山西新军(后改编为八路军)进至晋东南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1月至翌年3月,山东各地人民举行了十次较大的抗日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1938年2月八路军115师主力开创晋西南抗日根据地。4月21日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指示。本月,八路军第129师和第115师各一部向豫北、冀西和冀南发展。5月,八路军120师第359旅和雁北支队东进恒山和北平以西地区。6月,八路军第120师第4纵队挺近冀东,冀东人民随即举行武装起义。7月,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各一部挺进冀鲁边地区。8月,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创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2月,八路军第129师师部率第386旅主力进入冀南;八路军第120师主力东进冀中;八路军第115师主力挺进山东。1939年2月,八路军第115师一部东进,发展和巩固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大事记” 》)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第一部第四乐章至第二部第七乐章正是表现了这一阶段,创建、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在八年抗战中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产生的抗日民歌之多也体现了这一点。笔者将有关的民歌集中写在这一部分,是第一、第二部的重点之一。

   第一部第四乐章,“挺进平原,扩大抗日根据地”,是以标题突出1938年4月21日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关于“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即“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大的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是可能的。而且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也是可能的。” (《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第125页)(袁朝按:“平原地区广大的发展”,原文如此。)连同第五乐章“送亲人参军”,两乐章都是表现动员农民群众参加八路军,扩大抗日队伍。凡是有关动员农民群众参加八路军,扩大抗日队伍这一内容的民歌,都可采用。

   其中第14曲《贺司令员到我家》( 山西卷  1280  兴县),是写:“我跟上贺司令员去把鬼子打。”这是山西省兴县民歌。但笔者以为正应呼应如下史实:“1938年12月,贺龙、关向应率120师主力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挺进冀中。在晋察冀部队协同下,于冀中转战8个月,作战116次,歼敌4900余人,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该部由挺进冀中时的6000余人发展到2.1万人。”(《八路军•图片》第16页)

   第六乐章序号21第17曲《减租减息》,序号23第19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一般的文字抗日战争史著作中,都是与“大生产运动”一同放在1941年至1943年时段。《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将序号21第17曲《减租减息》,序号23第19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放在1938年至1940年时段,作为战略相持阶段前期,创建、巩固、发展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内容之一。《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采取的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叙述抗日战争的时间顺序。(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8月北京第1 版,1991年8月第1次印刷)《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有关抗日战争章节,笔者详细阅读并做摘记。为笔者提供中国抗日战争史框架,为《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提供详细史料的还有,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三卷(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版,2000年印刷);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 • 图片》(解放军出版社 1991年4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决定将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村政策的基本政策。晋察冀边区,在1937年10月就“发动开展了减租减息斗争。”(《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118页)“从1939年冬起,各根据地相继开始实行减租减息。”(《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70页)因而将“减租减息”放在第六乐章是妥当的。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就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发出指示,明确指出华北、华中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政权的组织结构必须实行三三制 ’,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分子各占1/3.” (《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130页)“按照中共中央‘ 三三制 ’的政权建设原则,各抗日根据地通过民主方式建立健全了各级政权机构,使之成为中国最进步、最坚强,拥有最广泛社会基础的抗日民主政权。”(《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131页)“陕甘宁边区是实行‘三三制 ’民主建政最早的地区。”1940年3月后,边区就在一些地区“首先实行了‘三三制 ’”。(《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131页)“为了贯彻‘ 三三制 ’政策,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7月至10月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选举建政运动。(《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132页)“1940年民主大选后,晋察冀边区的县、村两级基本上按照‘ 三三制 ’原则,建立健全了民意和行政机关。”(《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133页)1940年11月,中国山东分局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主建政工作提出的要求是:“贯彻民主政治,实行‘三三制 ’”。要求“普遍实行自下而上的定期的民主选举运动,健全村政权。”(《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135页)

  2006年7月,笔者在张国祥著《山西抗战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163页查到:“晋察冀边区,在1938年开始村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69页写道:“1939年1月中旬至2月初在延安召开陕甘宁边区首届参议会。”

  综合以上资料,序号23第19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包括“村选”、“三三制”、“参议会”,以及其他抗日群众团体的建立,放在1938年至1940年时段是恰当的。

  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与“减租减息”等,放在第二部第六乐章的另一个原因,是为《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前两部与后两部的结构平衡。第一部的第四乐章至第二部的第七乐章,与第三部的第十六乐章至第四部的第十九乐章,都主要是建设抗日根据地的内容。1941年至1943年(第三部、第四部)时段的根据地活动内容过多,相关民歌过多,因而将一部分在时段上允许的抗日民歌,移到第一部与第二部是妥当的。

   关于抗日民歌《牺盟会》(山西卷 0245 朔县)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西大批县长逃跑或不安于职,薄一波等利用牺盟会的合法权利,从牺盟会和山西新军中抽调大批干部出任县长,山西全省105个县中,有70个县的县长是由共产党员担任,他们绝大多数是牺盟会的县特派员。牺盟会在山西成了准政权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57—158页)

   “薄一波以牺盟会负责人的名义两次向阎锡山建议,组织山西新军,扩大抗日武装。”“山西新军全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实际上是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组建和领导的一支革命军队,山西新军在党的领导下,后来发展到五十个团。这支部队密切协同八路军作战,起了很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55页)

   “在山西,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新军在八路军的支持下,奋起抵抗,打退了阎锡山和蒋介石的进攻;1940年1月整个晋西北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75页)

   对抗日民歌《牺盟会》是否选用?如何用?也颇费踌躇。也是直至2019年中,因病住院期间有充足时间思考,最终决定,将抗日民歌《牺盟会》写入《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第六乐章序号23第19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中。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三卷,每卷分两编。上卷写“卢沟桥事变”之前的中日关系,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的史实。分第一编和第二编。

  《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两编,第三编,写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实行全面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时间从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广州失陷。标题是“举国奋战”。第四编,写“战略相持阶段”前期,时间从1938年11月至1940年12月。标题是“转入相持”。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第一部第二部,正是以音乐描述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两编所表述的历史阶段。1939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聂荣臻部在涞源黄土岭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歼灭其所属的第2混成旅主力。民歌《打黄土岭》,放在第八乐章序号30第25曲《我们是抗日的八路军(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中。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第596页)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总部先后调动了105个团的兵力,对华北敌人主要交通线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性破袭战。战役共进行大大小小战斗1800余次,歼灭日军2万余人,伪军2.3万余人。这次作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图片》第226页),百团大战取得辉煌的胜利。放在《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第二部的最后一个乐章最后一曲:第十乐章序号35第30曲,作为第二部的结束。

  《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分两编,第五编,从1941年1月至1943年6月是“战略相持阶段”后期,标题是“渡过难关”。第六编,从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是“战略反攻阶段”,标题是“走向胜利”。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第三部第四部,表达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

  1940年3月30日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汉奸汪精卫于1940年11月29日在南京就任伪国民政府主席。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至12月,与汪伪政府成立及汪精卫就任南京伪政府主席,在时间上相差不多,亦前亦后。构思安排上,若放在第二部第十乐章《百团大战》之前、之间、之后均不妥。《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将《骂汪精卫》作为第三部开始的第十一乐章序号36第31曲;将《斥责反共顽固派(皖南事变)》作为第十二乐章序号37第32曲(“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1月4日至12日),都放在第三部的开首处。再续接第十三乐章《日本鬼子来扫荡》,突出了《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第三部,自1941年1月开始的“战略相持阶段”后期,极其残酷、极其恶劣、极其困难的华北敌后抗战局面。第十一乐章与第十二乐章,长度上并不具有与其他乐章相同的分量。但为了区别,还是把反共顽固派,与汪伪汉奸、日本鬼子区分开来,各为乐章。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第三部其后的内容,包括第四部,虽然在时空上也有调整,《游击战 反扫荡》、《大生产》、《拥军优属》、《大反攻》、《庆祝胜利》,基本上也是按抗战历史的时序来安排的。

(待续)

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  《创编前言》( 五.三项原则 之二:选用的抗日民歌,其歌词内容,必须符合历史真实,必须符合抗日战争主要的历史时期,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1)_原文件名:359b033b5bb5c9ead4babcbfd939b6003af3b325.jpg
点击查看剩余 1 张曲谱
关于《华北抗日民歌音乐史诗 《创编前言》( 五.三项原则 之二:选用的抗日民歌,其歌词内容,必须符合历史真实,必须符合抗日战争主要的历史时期,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曲谱的评论
此曲谱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Copyright © 2013 www.qupu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袁朝音乐作品 版权所有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