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旗舰无反相机X-T3深度评测
富士旗舰无反相机X-T3深度评测 2018-09-27 (来源: 头条统一流入帐号)
当全画幅微单大热的今天,这样一款APS-C画幅的相机仍然能在万元级别成为颇为吸引人的一款新品。它究竟依靠哪些特色来抗衡价位接近的全画幅机型呢?一起来看看新机的评测吧!
历经了8年时间,富士的X系列已经从最早的X100,逐渐演变成为如今拥有从入门到旗舰,并拥有20余款镜头的镜头群的完善系统。X-T3,则可以说是在拥有成熟镜头群后,富士性能最为全面,综合素质表现最佳的一款新机。
X-T3的最大变化在于启用了全新的第4代X-Trans CMOS传感器,有效像素数提升到2610万像素。新传感器以及新处理器的使用也进一步强化了X-T3的高速拍摄能力以及视频性能。相机的最高连拍速度提升到20fps,而视频更是提升到4K 60p的规格,成为现阶段APS-C画幅机型中视频性能最强,连拍速度最快的一款。那么新相机具体有哪些提升?不妨来看看X-T3和X-T2的主要参数性能对比吧。
除了有效像素数的提升外,X-T3的最低原生感光度下降1/3挡降到ISO 160,此外新相机的连拍速度也提升到20fps(裁切模式则增加到30fps)。而在X-T2开始在相机上加入F-log后,新一代的X-T3在拥有F-log的同时,视频规格提升到了10bit+4K 60p的高规格。性能与全面性上,这台X-T3可以说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平衡。
视频性能的大幅度提升让X-T3成为一个专业视频拍摄的新选择。视频规格从X-T2的4K 30p 4:2:0 8bit提升到最高可达4K 60p 4:2:2 10bit的规格。此外,更多辅助功能的晚上也让X-T3作为视频拍摄用机显得更为实用:斑马线,人脸识别,追焦系统的完善。X-T3不只是一台让你享受拍照的相机,也是一台在性能上足以向GH5等相机看齐的准专业视频拍摄机型了。
如今的全画幅大潮之下,APS-C路向何方?显然X-T3是富士给出的一个答案。那么这样一台接近万元的APS-C旗舰是否值得你在价格接近的情况下去选择APS-C呢?接下来我们就从画质,操控以及视频性能上来好好看一看。
论颜值,自X系列诞生后,数码相机领域富士就还没输给过谁,精致的外观是富士不变的宗旨。而作为X-T系列旗舰的第三代产品,富士X-T3基本延续了自X-T1就定下的系统基调。和X-T2相比,从外观上能看出的最大变化或许就是LOGO和ISO拨盘上增加的ISO 160的档位了。X-T3最大的变化在于常规市售机型增加了银色版机身。因此大家可以在银色和黑色之间进行选择 。
富士X-T3机身正面,相机造型和X-T2几乎相同,新相机增加了银色常规市售机型
机身左侧,侧面主要是机身接口
机身背面,可以看到X-T3的操控设计也是非常经典,富士用户可以轻松上手
机身右侧,主要是SD卡槽和遥控线接口
机身顶部,可以看到感光度拨轮和曝光补偿拨轮的变化
机身背屏同样可以进行翻折
机身操控上,由于X-T3的设计基本与X-T2相同,我们主要来看看X-T3上设计的变化和新加入的功能。从实际操控角度上来说,X-T3最大的变化在于三向翻折屏幕加入了触控功能,触控功能的加入让相机在低角度或者俯拍时可以直接通过触控来操控相机完成拍摄。触控屏同样支持滑动辅助功能,可以通过滑动来进入一些功能调整。此外在眼平取景时,滑动屏幕也可以进行对焦区域的选择。触控屏幕的加入,的确让X-T3的操控效率和操控体验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X-T3和X-T2的正面对比,二者除了LOGO外几乎相同
机身左侧,两台相机的主要变化在于接口的连接盖(X-T3可拆卸)
机身背面,X-T3和前代的按键排布完全相同
机身右侧,可以看到X-T3新独立出来的遥控线接口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X-T3曝光补偿拨轮设计的变化,拨轮更靠近机身内侧,避免误操作
X-T3的接口连接盖是可拆卸的
此外,则是X-T3在机身设计上的一些细节调整。首先是机身的曝光补偿拨轮,为了避免误触X-T3将曝光补偿拨轮的面积缩小并移向机身内侧。但笔者从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这造成原本可以通过单拇指调整曝光补偿的操作变得非常困难。个人倒是建议富士可以将曝光补偿拨轮像快门拨轮一样加入防呆锁,实用性和体验都会有更好的提升。
全新的X-Trans CMOS 4图像传感器
遥控线插孔
机身左侧接口,一大变化是USB接口变为Type C规格
分辨率更高的新EVF取景器
富士X-T3的另一个机身设计变化在于取景器屈光度调节旋钮。我们知道很多相机的取景器屈光度旋钮是很容易因为误触导致无法正常取景拍摄的(屈光度错误后,无论你是否对焦正确,取景器内都是模糊的)。而富士X-T3在屈光度旋钮上增加了防误触设计,旋钮需要拔出后才能转动,避免了常见的可能的误触问题。
X-T3仍然采用了双SD卡槽的设计,不同的是新相机的2个卡槽均支持UHS-II规格标准。因此双卡槽都可以实现高速读写。从而更好地满足新相机的高速连拍以及视频拍摄使用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在录制400Mbps码率的视频时,富士X-T3需要使用V60及更高规格的存储卡,否则是无法保证录制的稳定性的。
注:V规格标准是2016年新建立的SD卡速度规格,专门针对视频拍摄使用。V60规格,即达到最低写入超过60MB/s即可。
看过了相机的外观和操控设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富士X-T3的画质表现。X-T3是富士第一款启用2610万像素X-Trans 4 CMOS的相机,那么新相机在解析力,以及高感控噪方面会有哪些提升和改变呢?我们在此通过对比X-T2,来看一看:
具体来看,感光度ISO 800以下,富士X-T3保持着相当不错的画质水平,无论是画面清晰度,洁净度还是细节表现力,新相机都保持着良好的水平。而当感光度提升到ISO 1600以后,我们会发现照片画面开始出现一些涂抹的现象来抑制画面噪声。新相机在ISO 6400以下的可用度都很不错,可以保证有效的画面清晰度和纯净度以满足后期处理需要。而感光度进一步提升后,画面涂抹会更为明显,ISO 12800画面会进一步裂化,但仍旧保持了一定的可用度。总的来说,在ISO 51200前,相机的画质都没有出现过于严重的裂化,控噪实力不错。
对比X-T2,富士X-T3的变化在于解析力的小幅度提升,因此可以看到在搭载相同镜头的前提下,仍能感受到新相机在细节表现力上有所提升。而在较高感光度下,可以看到X-T3的控噪表现基本和X-T2在相同水平线上。相机在高ISO下仍然有很不错的控噪表现,而像素更高的X-T3在高感照片的观感上还会稍好一些。
富士X-T3的有效像素数有所增加,这也势必增加了高感控噪上的压力。而从两款相机的对比来看,新一代的X-T3在控噪性能表现上基本和X-T2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考虑到富士X-T3的有效分辨率进一步增加,新相机的高感控噪表现值得肯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机身性能的变化,富士X-T3在机身性能方面最大的变化在于对焦性能的改善以及连拍速度的增加。最明显的是连拍速度的变化,富士X-T3的连拍速度从X-T2时代的14fps,增加到如今的20fps,并新增了裁切连拍模式。而机械快门下不依赖手柄也可以达到11fps的连拍速度对相机而言是大幅度增强了连拍的实用性。
更高的连拍速度意味着在拍摄时获得更多的瞬间记录
X-T3在连拍速度增加的同时,追焦的可靠性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连拍速度的增加,对用户而言意味着在相同的追拍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照片,因此有了更高拍摄成功的几率以及更多的画面选择。尤其对于体育赛事而言,更高的连拍速度,意味着有更高几率拍摄到更为理想的画面。这也是相机连拍速度不断提升的原因之一。
此外我们也来看一看富士X-T3在AF-C的模式下的连拍追焦表现。我们还是通过拍摄骑行自行车的方式来展现:
11fps连拍效果
连拍时相机的追焦非常稳定,没有出现脱焦的问题
相机的连拍稳定性的确表现得更好,拍摄在纵向和横向移动的目标时,相机都保持了良好的追焦效果。而上一组拍摄赛车的照片,也能看出新相机在对焦方面有了更好的反应效率和稳定性。此外,相机在人脸识别的追踪上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总的来说,在连拍速度增加的同时,富士X-T3的AF-C追焦稳定性有了显著提升。速度和稳定性的同步提升,让相机真正可以更好地满足专业用户的使用需要。作为富士的旗舰,X-T系列在专业性能上的不断进步,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些升级和完善的确是值得肯定。
富士X-T3的另一大性能进步在于视频。新一代的X-T3在视频上支持内录最高4K 60p 4:2:0 10bit的视频录制。新相机同样拥有F-log内录的功能,还增加了时间码。可以说是现在相机中,视频功能最为完善和强大的一款。
30p和60p最大的区别,是视频的流畅度。不仅如此,60p还让我们有了最基本的升格视频的拍摄处理空间。我们可以将60p视频慢放一倍从而获得慢动作4K视频。这是之前的机型所做不到的。
当然了,除了画面效果的提升,X-T3在视频清晰度上依旧保持了非常出色的水平。而对于拥有足够后期处理能力的用户,新相机仍然支持F-log。F-log曲线让用户可以更多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使用来调整色彩以及光比。而另外更重要的一点,F-log的起跳ISO从X-T2的ISO 800下降到ISO 640,更低的可用感光度,也保证了相机在更多环境下可以更好地使用F-log并降低滤镜使用的压力。
富士X-T3还在视频方面加入了帧间降噪功能,我们在此简单对比了ISO 12800下开启降噪与关闭降噪的区别,从截图能够看出降噪后的画面清晰度和纯净度都要更好一些。而从视频中能更好感受到降噪的作用(可参考我们评测视频中的4K样片部分),画面中的动态噪声会大幅度降低。
不仅仅是性能上的变化,新相机在视频功能适配上也更为出色,首先机身的侧面接口盖可以拆卸,以更为方便接入对应设备。机身Mic接口也变为标准3.5mm接口,使用更为便利。此外,机身的USB接口变为Type C接口,并支持边充电边使用的功能,因此实用性大幅度增强。
总的来说,如今的富士X-T3是一款足以匹敌GH5级别的专业化视频相机。出众的视频规格,良好的扩展性,以及富士已经较为完善的XF镜头群与MKX电影镜头的到来,富士如今已经足以成为更多专业视频拍摄团队的新选择。尤其考虑到富士的色彩表现让视频后期工程量的下降,相信X-T3代表的新一代富士X系列相机足以吸引更多视频用户的青睐。
评测内容结束后,我们还是来看一看富士X-T3的实拍表现。我们这次将样张分为彩色和富士特色的黑白ACROS两组来进行展示。来看看新机的具体表现吧:
本次拍摄使用镜头:
XF 35mmF1.4 R
XF 8-16mmF2.8 R LM WR
XF 50-140mmF2.8 R LM OIS WR
从实拍的样片来看,富士X-T3延续了富士良好的色彩表现力。直出色彩的表现力依旧是如今市售各大品牌中最为出色的之一。此外,在使用黑白胶片滤镜ACROS时,其良好的灰度表现力也展现出了非常好的黑白照片表达能力。直出的良好可用性 ,依旧是富士的特色所在。
由于Adobe还不支持X-T3的RAW读写及处理,我们只简单对JPEG照片进行了简单处理来看看相机的后期空间表现。从实际的后期体验来看,相机的JPEG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后期空间,对暗部和高光都具备不错的还原能力。相信待相机的RAW格式可以处理后,X-T3可以发挥的空间将更多。
注:在Adobe支持后,我们会为大家补充RAW格式相应的测试和后期样片相应内容,欢迎大家届时关注。
作为第4代富士X的先锋,X-T3无疑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案。各方面性能的提升与完善让相机更为全面,稳定。连拍速度和稳定性的大幅度提升,4K视频专业化和画质的进步以及新传感器带来照片画质的提升。让X-T3成为如今APS-C领域综合性能最好的无反相机。有颜值的实力派,无疑是对X-T3很好的解释。
新一代的X-Trans CMOS 4传感器让X-T3在画质和性能上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进一步下探的原生感光度展现出了更好的画质表现力。时隔近7年,我们终于看到一个拥有成熟系统的APS-C画幅新机在有效像素数上有了进一步突破,这也让我们看到了APS-C画幅未来的潜力。
对于富士X-T3而言最重要的两大进步是追焦与视频性能。X-T3对焦点的增加,暗光对焦能力的增强,都让相机的AF功能在更多拍摄环境下拥有更好的适应性。而对于AF-C功能与连拍之间更好的结合,让X-T3在追焦高速连拍的稳定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台专业级的APS-C画幅无反相机,X-T3可以更好地满足专业摄影师的使用需要。这也是X-T3能够获得更多专业用户认可非常重要的一点。
视频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是X-T3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富士X-T3在视频性能和功能上的大幅度提升让富士相机开始成为视频拍摄用户的新选择。作为新一代视频相机,富士X-T3不仅有着高规格的视频拍摄能力,同时富士色彩的表现力在视频上更凸显出它的价值,良好的直出表现让视频拍摄用户可以大幅度降低后期处理的时间成本。从而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拍摄。而考虑到如今越来越全面的XF镜头群。X-T3无疑是富士进军视频领域的重要一步。
而伴随着富士X-T3的推出,富士的镜头群也在进一步扩展,未来的33mm f/1.0,16mm f/2.8,16-80mm f/2.8-4镜头的出现,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富士X系统无疑将成为APS-C画幅中最为完善的系统。而考虑到新款X-T3上市9790的价格,成功与新一代的全画幅相机机身在价格上拉开了空间。这也让X-T3足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在如今的全画幅大潮之下,依靠更为精准的定位,更为友好的价格。富士X-T3在发布后便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的关注。新机在性能,体验与系统性上的平衡,让X-T3在万元级市场上拥有着更强的竞争力。依靠在照片和视频性能上出色表现,相信X-T3可以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的一个新选择。
在看着M4/3系统在常规民用领域江河日下,而全画幅的大潮正式袭来之时,选择APS-C画幅的机身,甚至倾囊来选择APS-C系统作为自己的相机系统选择,这还是个好想法么?或许很多朋友现在最大的疑问。我们借着全新的X-T3也来聊聊关于APS-C的问题。
实际上,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说,APS-C相较于全画幅的确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等效光圈的虚化效果,广角视角的获得,极高感光度下的控噪,等等。在开发卡口时,没有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在如今的“上帝视角”看来这是前瞻性不足。但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或许也正是考虑到了未来,才最终没有选择全画幅作为系统的开发目标。
M4/3画幅如今的快速没落,的确与画幅过小,传感器迭代更新过慢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不仅如此,系统化的M4/3相机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便携性特色,GH5,G9等相机的出现,宣告着高性能机身机身尺寸大型化的必然结果。M4/3系统的便携性已经没有优势可言。而考虑到本身底小带来的画质劣势与制造成本问题,的确在大众消费领域,M4/3成为一种明日黄花的系统。
而APS-C之所以能够更具生命力,在于其定位更为精准,以及系统全面性和性能完整性的表现。对大众消费者而言,APS-C在大多数状况下(以笔者经验,ISO 3200以下)有着足以匹敌全画幅的画质表现(相近有效像素数前提下)。只是在视角以及追求极致虚化强度时会显得不足。
而APS-C因为传感器略小,在AF自动对焦以及视频采样等功能开发上是有着自己的优势的。因此,我们会发现APS-C画幅的顶级机身,可以拥有更为全面,以及单项性能上更为突出的表现(如连拍,视频)。
此外,APS-C画幅相机在便携性上有着相较于全画幅明显的优势。在保持拥有AF自动对焦功能的前提下,全画幅相机如今在镜头体积上已经由于高数值化,高性能化而变得越发巨大。但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足够的便携性,才是保证自己愿意携带相机拍摄的重要原因。而APS-C画幅系统的镜头群则刚好可以满足高规格与体积间的平衡。这一点上,APS-C画幅的确是如今几大可换镜头画幅中,做得最为出色的。平衡也好,中庸也罢,APS-C画幅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足够便携且足够高画质的选择。
不仅如此,如今APS-C的旗舰通过性能和价格,逐渐和全画幅拉开了市场上的分层。入门全画幅相机功能的全面性带来了价格的攀升。新一代的入门全画幅已经基本回归到1.4万元的档位,而APS-C旗舰则有效地将自己控制在了万元以下,4000元的差价,足以让消费者更好地做出选择。而如果再考虑到镜头群的投入成本,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无疑APS-C可以帮你的钱包留下一些银子。
随着大家摄影观的不断成熟,我们更希望大家能够清楚看到相机的购买不是简单的一个机身,一个镜头。这是一种系统化的概念。选择可换镜头相机,系统整体的成熟度,全面性,都是要纳入考量的。
诚然,如果你追求画质与性能的极致结合,全画幅是你最好的选择。但这也意味着你要付出财力与体能的更多代价。而如果你更追求功能,性能以及便携性之间的平衡。APS-C是一个更为成熟的系统选择。